宝运莱

您好!欢迎访问宝运莱药业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571-86130357     | 在线反馈English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光明日报》:在这里,中国梦魅力十足
日期: 2014-12-09

  12月的杭州冬象微露,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街道干净宽敞,厂房整齐,整个园区在寒风中更显秩序井然。

  下午两点,园区的龙头企业宝运莱·(中国区)最新官方网站里,董事长丁列明刚刚从上海开会回来,风尘仆仆。此时的丁列明已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今年10月13日第十届“环球中国商务会议”上,他被授予“年度中国商业领袖”奖。如今,他把“做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制药公司”作为目标,举手投足间更显大企业家风范:今年10月以2000万美元股权投资的形式取得新一代抗肿瘤靶向药物X-396在中国的开发权,坚持自主研发新药的同时适时与国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2011年,丁列明带领宝运莱药业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结束了我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激动地称这一成果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2012年5月3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长篇报道丁列明团队事迹,宝运莱研发世界第三例、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的故事,成为业界传奇。2013年底,凯美纳总销售额已突破8亿元,创造了中国新药史的新纪录。2014年,宝运莱已是国内创新药领军企业,拥有40多项国家专利,启动新药项目20多项,药品的种类和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

  面对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丁列明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背景,以自身企业发展为例证,缓缓讲述了在余杭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创业的中国梦缘何魅力十足。

  悉心服务和风险共担:坚持创新的路上,政府允许企业失败

  2008年,凯美纳即将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过Ⅰ期、Ⅱ期临床试验的大量投入,企业自有资金已经耗尽,而原本计划投资的海外风险基金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而突然取消。紧要关头,余杭区政府通过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宝运莱1500万元人民币,助其渡过难关。

  “我始终记得余杭区委区政府在宝运莱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宝运莱,展现了高度的服务意识和风险共担的精神,给了宝运莱极大信心。”丁列明不无感慨。

  “政府有与企业风险共担的精神。在锐意进取、坚持创新的路上,宝运莱允许失败。”对此,余杭区区委常委、副区长余志三说。

  自建区以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来区发展的企业,一概“真诚邀进来,全力扶上马,耐心送一程”,确保全程服务不缺位。

  “这是务实的政府,服务意识很强。”丁列明既像在回忆过去的发展史,又像在若有所思地从企业的角度为政府作着总结。

  优化产业结构让企业不舍得走

  余杭是杭州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区,这里积聚着104家生物医药企业,还有在孵企业58家,其中有9家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1月,浙江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运莱将着力打造集招引、孵化、加速、产业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抢占长三角的制高点。”余杭区委常委、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金生信心十足。

  生物医药产业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生逢其时,如鱼得水。统计数据表明,1至10月,高新区25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值33.21亿元,同比增长23.58%,预计全年实现产值超4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从去年开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又将目标投向医疗器械。管委会主任沈世杰介绍,做这个决定同样是基于广阔的发展空间——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今年年初,开发区确立了医疗器械和创新药为产业发展方向。如今,它们已成为并驾齐驱拉动整个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两辆马车。

  “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政策链接,土壤合适了,移来移去并不利于宝运莱。”对于记者为何不出省开“分店”的提问,丁列明的回答仿佛是区政府一系列产业规划政策的生动注脚。

  把顶层设计落地细化为独特优势

  在宝运莱公司的走廊里,一幅标为“宝运莱公司团队——‘千人计划’五博士合影”的照片颇引人注目。据统计,目前余杭共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3名,省“千人计划”人才85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近1200名。“包容,是余杭最大的魅力,也是余杭最大的优势。”杭州市余杭区区长朱华这样解释以“五博士”团队为代表的人才集聚。

  2011年起,余杭重点实施了“高端引才计划”,对领军人才团队最高奖励2000万元,对人才个人最高奖励680万元,对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最高6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最高500万元的担保融资贷款。今年又在整体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实施“三个精准体系”,即精准引才体系、精准绩效评价体系、精准服务体系。这样优渥大方的政策,所背靠的正是国家重视人才发展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

  如今,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更多的“丁列明”和“宝运莱”正在茁壮成长。如果说祖国的顶层设计给了他们无比美好的中国梦,余杭对国家政策的热忱响应与悉心落地则为他们提供了让梦想开花结果的丰沃热土。

 1.jpg

上一条: 《杭州日报》:创业创新需要怎样的雪中送炭?
下一条: 《央视网》:珍爱生命,纳爱无限